蜂蜡的形成
2021-04-26 来自: 东光县霞鑫蜂蜡厂 浏览次数:201
蜂蜡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,具有蜜、粉的特殊香味。颜色有淡黄、中黄或暗棕色及白色不等。断面呈微小颗粒的结晶状。咀嚼粘牙,嚼后呈白色,无油脂味。
蜂蜡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四大类,即酯类、游离酸类、游离醇类和烃类。此外还含微量的挥发油及色素。黄、白两种蜂蜡的成分,基本相同。蜂蜡据称尚含一种芳香性有色物质,名为虫蜡素。
蜂蜡的采集多在春、秋二季来完成。养蜂者通过加强蜂群饲养管理,蜜蜂多泌蜡、多筑脾,然后将使用多年的老巢脾、筑造的赘脾、割掉蜂房的蜡盖、台基以及摇蜜时割下来的蜜盖等收集起来,经过人工提取,一般是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,放入水锅中加热熔化,除去上层茧衣、泡沫等杂质,趁热过滤,放冷,蜂蜡即凝结成块,浮于水面,取出,即为黄蜡。黄蜡再经熬炼、脱色等加工过程,即成白蜡。
蜂蜡是脂肪性物质,常温下为固体,因此,蜂蜡贮藏常温下即可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。一般应放在干燥、通风、阴凉的地方,不能放在太阳直射到的地方,更严禁暴晒。太阳长期照射不仅会使蜂蜡的颜色减退,还会使蜂蜡慢慢地熔化,直至挥发。蜂蜡是易燃物质,贮藏需要远离火源、电源,严防失火。